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正文

《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4-05-07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一、《规划》编制背景意义

  (一)背景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时期,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已进入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福建工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全球工业发展格局出现新变化。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成本优势承接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新技术变革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信息网络、高端制造等重要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引领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发生新变革,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制造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转移,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为我省加快由“福建制造”向“福建创造”“福建智造”转变提供了新契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升级加快。居民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质量、高安全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先进省份在“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经济、创新创客等领域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区域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行业、领域面临新一轮“洗牌”,福建制造业不进则退。

  另一方面,福建工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当前我省正处于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五区叠加”政策优势累积期,成为祖国大陆最具吸引力、投资政策最优惠的省份之一,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同时我省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企业效益下滑,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不足,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成本不断上升,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等制约因素,倒逼我省加快转变粗放发展模式,加速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二)意义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需要,是把握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难得机遇的迫切要求。编制和实施《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对于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打造产业升级版,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目标

  《规划》与《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相衔接,提出到2020年,福建省工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迈向中高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从规模效益、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6项指标。主要指标有:

  (一)规模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增加值率比“十二五”末提高约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左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

  (二)产业结构。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培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工业企业达80家;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20个。

  (三)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80%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6万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800个、240个、500个。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

  (四)绿色发展。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三、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工作举措,重点实施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企业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培育企业创新动力、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培育制造业众创空间。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优化产业供给结构。提出实施产业龙头引领带动专项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龙头,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推进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产业供给结构。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增强内涵发展动力。提出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四是坚持以质取胜,提升制造业品牌价值。提出实施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培育一批质量水平领先、市场信誉好的产品品牌、区域品牌。五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拓展转型升级新路径。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六是推进服务型制造,打造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出实施制造业服务化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七是推动园区改造提升,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提出实施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专项行动计划,整合、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集约程度高、生态效益好的工业园区。八是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企业绿色制造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九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促进军地协同发展。提出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十是深化产业合作,提高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提出实施产业开放合作专项行动计划,加强产业开放合作,推动工业产业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提升。

  四、重点领域

  《规划》瞄准29个重点行业发展方向,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发挥后发优势与潜力,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先导产业加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一是传统优势产业,该类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行业规模、实力、品牌、技术、市场等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未来发展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向中高端提升难度加大等问题,需要通过优化结构、强化创新、产品升级,进一步巩固扩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向高端产品链、价值链延伸拓展,预计“十三五”期间具备保持稳定增长(10%左右)或工业总产值达千亿元以上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鞋业、工艺美术、汽车制造、船舶修造、工程机械、电工电器、不锈钢、石材产业、建陶水暖、有色金属等13个工业行业。

  二是新兴先导产业,该类产业具有发展潜力较大、带动力较强等特征,但目前行业发展规模较小、创新成果产业化不足。预计“十三五”期间该类行业具备加快培育发展的条件。未来行业加快发展需通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等措施,挖掘产业发展潜能,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培育成为工业新增长点的行业。包括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LED)、智能终端和网络通信、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生物与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应急产业等11个行业。

  三是调整优化产业,该类产业资源依赖性较强、对环境影响较大,预计“十三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仍会持续加大该类行业调整力度。未来行业发展需从严控制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措施,引导行业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中高增长转向平稳发展。包括普钢、水泥、玻璃、造纸、煤炭工业等5个行业。

  五、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了主题主线。当前,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粗放型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规划》突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 2025” “互联网+”,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友好型、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向更加协调、更加优化转变,发展动力向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变,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资源利用向高效、清洁、循环、安全转变,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大省,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明确了主攻方向。未来五年,我省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规划》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聚焦自主创新、龙头带动、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品牌质量、两化融合、节能减排、工业园区建设等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行业结构,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促进了融合发展。《规划》突出体现了融合发展的理念,既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又着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兴先导产业,更加注重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既着力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又着力发展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和产品,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既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又着力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更加注重促进产业的融合互动;既着力提升现有国防军工企业武器装备水平,又着力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补、互动发展,走福建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四是强化了可实施性。为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确定了实施企业创新专项行动计划、产业龙头引领带动专项行动计划、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等十大专项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完善产业政策、落实环保政策、完善项目服务、加大财税支持、强化要素保障、强化人才支撑、营造良好环境等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jdhy/zcjd/sjzcfgjd/201604/t20160421_346798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