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正文

《四川省进一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23-2025)》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05-07     来源: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是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窗口期。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对推动全省工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维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78号)《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9号)《四川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川经信环资〔2022〕114号)等国家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四川省进一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23-2025)》(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二、指导思想

  《工作方案》明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大决策部署,以构建工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工业资源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促进工业资源协同利用,培育扶持工艺水平先进、上下游带动力强的综合利用标杆性企业、园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目标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工业固废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完善。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磷石膏和锂渣实现全部消纳(包括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实现规范化运转。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集群效益显著增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四、重点领域

  《工作方案》明确了综合利用重点领域有工业副产石膏、锂渣、尾矿、炉渣、粉煤灰、冶炼废渣、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退役风电叶片和晶硅光伏组件等工业资源,并针对每个领域提出了相应的综合利用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广技术装备。

  五、主要任务

  《工作方案》提出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动固废源头减量。落实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退出。二是推动技术升级降低固废产生强度。引导产废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提升产废企业对工业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重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及管控。定期组织调查全省磷石膏、锂渣等工业固废的产生、消纳情况,完善各市(州)重点固废常态化调度工作机制。四是推进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持续开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培育,加强已公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动态管理。五是强化跨产业协同利用。积极推动矿产、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协同耦合发展,持续提升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对工业固废的消纳能力。六是强化行业标杆引领。发挥国家级、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的行业带动作用,打造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七是完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专项调研工作,培育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场景。八是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数字化赋能。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及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园区内废弃物产生、消纳的精细化管理及供需对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六、保障措施

  《工作方案》提出了5个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各市(州)依据辖区内工业固废种类及特点,细化制定工作措施,加强工作信息互通共享,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同步推进、形成合力。二是加快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加强财政金融支持。落实税费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四是强化政策协同增效。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类建材产品应用、技术推广试点示范,鼓励市政及道路工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使用综合利用类建材。五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宣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经验、成功案例,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列表>>


原文链接:https://jxt.sc.gov.cn/scjxt/zcjdn/2023/10/16/2d9d1caa73b0441290e2e676cfeea38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