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急屏障捍卫人民安全——全省防灾减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2023年12月18日,一场6.2级的强震突袭积石山县,也令我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三县人民猝不及防。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我省应急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与时间赛跑,与严寒抗争,与群众一起。
——震后10分钟,专业救援队集结赶往灾区;1小时后开展地毯式排查搜救,196名受伤群众连夜得到及时转运救治;
——震后9小时,通信基站和光缆抢通,1天内供电线路恢复通电、受灾群众住进帐篷安置点,2天内受损道路实现正常通行;
——震后6天内,受灾群众转移到板房安置点,1周内学校实现复课复学;集中安置受灾群众4.5万人,安置点实现水电、采暖、公厕、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党群工作站、医疗服务“六有”。
在积石山6.2级地震考验中,我省应急管理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尽责,坚决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全省应急管理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安全。
2023年以来,我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等专项行动,不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标本兼治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期间,全省共检查企业10.5万家,排查重大隐患1306项,完成整改1261项。
同时,全面推广“互联网+执法”,2023年应急管理系统隐患整改率、立案次数、收缴罚款额同比上升,典型案例报送率100%,超额报送21起,实现“三升一超全覆盖”。
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强化安全监管,全年排查整治各类隐患超12万项。全省重点领域实现了煤矿“零事故”,城镇燃气“零死亡”。特别是西宁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实现“三下降”。
防微杜渐,忧在未萌。
我省高规格部署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体系。创新隐患排查治理“两单四表”模式,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和我省33条举措。出台青海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明确19个新领域新业态安全监管责任。运用行政执法、联合惩戒、事前问责等手段,以“硬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截至2023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前五年均值分别下降15.61%、23.71%;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倒损房屋数量较前五年均值分别下降58.52%、70.68%、11.20%,在国务院2023年度对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中,我省首次获得优秀等级。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火灾事故、连续25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连续36年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
灾害应对处置科学高效
自然灾害来临时,科学的应对举措、及时的救助安置,都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积石山6.2级地震前两小时,海东市循化县清水乡初级中学开展了夜间地震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地震发生后,270名在校学生3分钟内全部撤离。
为着力提升防范水平,我省积极实施地震地质灾害“两个试点工程”和“三个提升工程”,推进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八个一”行动。近年来,全省应急演练场次逐年增加,2023年突破3500余场。
2023年汛期,我省以落实直达基层的“叫醒”“叫应”机制为先导,完善基层“六个一”建设(一张逃生路线图、一个物资储备点、一个避险场所、一支应急救援队伍,一个应急预案,每年至少一次演练),提前落实市、县、乡、村四级“叫醒”“叫应”责任人5345名,精准推送预警提示信息59万余条,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7.89万人。2023年因洪涝灾害致人员伤亡事件“零发生”。
“我们组建了9100余人的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分级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业务培训,筑牢应对自然灾害‘第一道防线’。”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我省进一步充实救援力量,省级专职救援队36支2000余人,涵盖矿山、危化、道路、通信等领域。2架直升机常态化备勤,116处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完成规划,所有市州应急救援航线划定,航空救援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与四川、甘肃、西藏等省区应急厅签署《应急联动工作备忘录》,并与黄河流域九省区签订应急救援协同联动协议,区域联动、部门协作、资源整合机制进入实质性阶段。
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开创新局面
步履不停,奋进不止。
西宁市筹建集应急指挥、城市管理、便民服务、辅助决策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完成48家单位、9个指挥平台、80个行业应用系统、近4万路视频监控的接入工作,形成“对上衔接流畅、对内防救有效、左右联动有序”的防灾减灾救灾新合力。
海西州出台监督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十项强化措施、隐患排查两项具体措施和推动重大隐患整改落实制度,激励引导企业主动深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海北藏族自治州明确214个行政村、28个社区、农村及企业的“应急明白人”,设立30个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打通基层应急科普、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灾情核报“最后一公里”。
如今,符合青海实际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已基本形成。通过建立风险联合会商研判、一体化防范救援、扁平化应急指挥等工作机制,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多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应急管理部门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我们将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筑牢灾害防治的‘堤坝’,增强救民于水火的‘本领’,急难险重处赴汤蹈火、勇往直前,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文链接:http://gxgz.qinghai.gov.cn/html/10/452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