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资讯 > 正文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文旅赋能点绿成金——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之五

发布时间:2024-05-18     来源: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关键词:生态旅游+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区内,改造提升工程如火如荼,免费门票的刺激下,游客如织,成为“流量”聚集地。

  距离不远的茶卡盐湖天空壹号景区也不甘示弱,卤水漂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历史实景剧、网红小火车等观光体验项目吸引众多游客。

  “茶卡”是藏语,意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即青盐的海。茶卡盐湖所在地茶卡镇,地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是古丝绸之路(青海道)重要站点,是进藏入疆必经之地,地理位置突出,素有“青藏高原第一驿站”之称。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有着丰富的盐湖资源、风光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

  茶卡镇,因盐而起,因盐而兴。近年来,茶卡镇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区位优势,探索“生态为底色、旅游为标识”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双向增益转换路径,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推动了产业绿色发展,走出了具有“茶卡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

巨幅盐雕。张多钧摄

  旅游+畜牧 擦亮畜产品金字招牌

  立夏过后,枯黄的草原逐渐恢复生机,最先绿的是盐湖周边,那里是牛羊最喜欢去的地方,宁国民跟在羊群后面,心里盘算着最近手头的活,“今年降水量好,草场长势也好,下周就把羊毛剪掉,之后转场到盐湖边的高山牧场。”

  宁国民是茶卡镇那仁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茶卡镇远近闻名的茶卡羊养殖大户,他家位于距离茶卡镇只有15公里的京藏高速公路旁,与茶卡盐湖仅一路之隔。然而,他家的草场却延伸到了茶卡盐湖旁的雪山,那里是夏季牧场。

  这两年,随着茶卡盐湖旅游爆火,生长在盐湖边的茶卡羊也被游客熟知,肉质鲜嫩、无膻味、不油腻的茶卡羊肉成为茶卡镇特色美食,激发了茶卡盐湖周边牧民养殖茶卡羊的积极性。

  “茶卡羊平时喝的是盐湖水、吃的是被盐湖水滋养长大的天然牧草,牧草矿物质丰富、含盐量高,配合着周边的枸杞、锁阳、贝母、黄芪等药用植物,使得茶卡羊肉自带咸味。”宁国明说,茶卡羊自古就有宫廷“贡羊”美誉,但奈何成活率低,养殖数量较少。

  那仁村是茶卡羊重要繁育地,2014年4月,乌兰县那仁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将“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名称为“乌兰茶卡羊”。

  宁国民家有600多只茶卡羊,以前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只,数量的减少,除了草场负荷因素外,就是极难养殖。这几年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加之茶卡羊名声在外,需求量大,养殖的牧民逐渐增多。宁国民说:“全村1.8万只羊中,以前茶卡羊只占到10%至20%,如今占40%左右。养殖茶卡羊,每只羊羔政府补贴100元,出栏时每只茶卡羊补贴28元。”

  不仅如此,茶卡羊的销售渠道也比以往更加畅通,宁国民告诉记者,以往的茶卡羊都是出售给羊贩子,牧民挣不上钱。如今,只要把羊送到镇上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就可以,产业园区屠宰完后以高于市场价1元至2元收购。去年,宁国民就将40多只茶卡羊送到了乡村振兴产业园区。

  2023年,乌兰锄禾供销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推动”的原则整合资源,强化市场运作,确保运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盘活茶卡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实现了茶卡羊收购、屠宰、精细分割、销售等全链条产业,提高茶卡羊销售终端的附加值。

  “我们与青海麦巴夫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乌兰县域打造浙江援青‘消费帮扶’馆,西宁市城北区设立乌兰茶卡牛羊肉专卖店,与浙江商会、湖州商会衔接,促进茶卡羊肉进机关进食堂。省外浙江湖州开设麦巴夫·乌兰境物青海乌兰农产品体验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渠道销售模式,逐步形成茶卡羊区域品牌销售网络。”乌兰锄禾供销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寇顺磊说。

  2023年,乌兰锄禾供销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以高出市场价每公斤平均3.04元,收购茶卡羊7300只,藏牦牛510头,带动200多牧户增收近44万元,带动就业41人,5名脱贫户增收。

曹彦虎经营的特色民宿。张多钧摄

  旅游+文化 让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茶卡盐湖拥有3000多年的采盐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卡产出的“青盐”就远销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如今,依托大青盐,茶卡盐湖食药级钠盐、钾盐、盐雕等产业发展提升了大青盐的附加值。

  5月9日,乌兰县天格陶勒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空气中弥漫着大青盐的味道,工人将调制好的盐装进模具,反复挤压,确保模具里的盐雕棱角分明,再将模具放进微波炉烘烤,确保盐雕定型。一两分钟后,模具中的盐雕已定型,修整边角,彩绘,经过绘娘精心绘制,一件栩栩如生的盐雕工艺品才算完成。

  46岁的茶卡镇茶卡村妇女张德凤,2016年公司成立时就在加工车间上班,她精通盐雕制作的每一步,青盐调制、盐雕烘烤定型、边角修整、彩绘上色。如今,张德凤负责盐雕销售,今年刚到公司的丈夫寇英德负责送货。夫妻搭档,两人每月有1万元的工资。“离家近,工作轻松,全年有活干,收入还稳定。”张德凤对如今的工作非常满意。

  张德凤告诉记者,虽然负责销售,但没有压力,公司属于源头厂家,没有零售,只需将大批订单按时按量发货即可,目前为茶卡盐湖两个景区和翡翠湖景区供货。

  像张德凤一样的公司员工共有26人,主要以妇女为主,来自乌兰县、湟源县等地。此外,每年暑假公司还会招收高考生,“去年暑假,我们招了6名学生,她们每个月3600元底薪,再根据各自岗位计算计件工资,一个暑假下来,轻轻松松能挣到上大学的学费。”乌兰县天格陶勒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月萍说。

  黎月萍是地地道道的盐三代,爷爷和父亲都曾就职于青海盐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黎月萍从青海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调至下属的旅游公司。“当时,茶卡盐湖旅游兴起,但是景区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旅游纪念品。”发现商机的黎月萍兴奋不已,决定打造一款能体现茶卡盐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

  2016年,黎月萍辞职,带着几名妇女成立乌兰县天格陶勒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盐湖资源,探索打拼,做出了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深受游客喜爱的盐雕工艺品。

  “每年五月至十月是销售高峰期,盐雕工艺品供不应求,为此,我们从上一年冬季开始备货,网上寻找流行元素和卡通人物,制作模具,进行生产。”黎月萍说,去年盐雕收入达128万元。

  今年,黎月萍在茶卡镇开了一间盐雕制作体验馆,游客可以在体验馆动手做一件自己喜爱的盐雕,并根据自己的喜好上色彩绘,提升青盐的附加值。

盐湖畔的茶卡羊。才贡加摄

  旅游+民宿既要“流量”还要“留量”

  今年的“五一”假期,曹彦虎忙得焦头烂额,一天都没休息。白天的时候在民宿忙活,抽空还要回7公里外的村里种地,晚上游客休息后还要回村里给耕地浇水。虽然很忙碌,但曹彦虎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5月1日,18间房子全部住满。5月3日,11间房子住了游客。5月5日,7间房子住了游客。今年茶卡盐湖旅游才开始升温,从目前的住宿情况来看,今年的收入应该不会太差。”曹彦虎说。

  曹彦虎所在的茶卡镇茶卡村是以汉族为主,回族、藏族3个民族聚居的纯农业村,全村209户、709人,耕地面积263.93公顷。

  以前,茶卡村是一个贫困农业村,以种植小麦、青稞、油菜等农作物为主,群众的致富渠道狭窄,收入水平较低。

  2014年,距离镇区7公里的茶卡村整体搬迁至镇区茶卡新村。适逢茶卡盐湖旅游开始“井喷”式发展,茶卡村大力开展民宿经济,发展起了家庭宾馆,特色民宿成为茶卡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搬迁至茶卡新村后,曹彦虎开了一家农家院,每年收入可观,“收入挺好的,就是太忙了,顾不上老村的耕地。”2020年,曹彦虎将自家院子与哥哥家的院子打通,将农家院改造成特色民宿。去年,曹彦虎重新将民宿升级改造,由原来的21间改为18间,房间面积加大的同时,增加了年轻人喜欢的元素。

  “改造后的网红房一房难求,旅游季基本爆满。”曹彦虎说,改造提升后新增了家庭房、儿童房、多人间、观景房等,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还在院子里建了一座泳池。

  茶卡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红先告诉记者,目前全村209户村民中有208户经营家庭宾馆,曹彦虎经营的特色民宿面积是最大的,他的哥哥嫂子是一级残疾,无法自主经营,曹彦虎就并到一起经营,效果还不错,去年,特色民宿收入60万元。

  目前,茶卡村208家家庭宾馆中,有一半是当地村民经营,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不善于经营的村民将自家院子对外出租,每年租金6万元至7万元。

  近年来,茶卡镇依托盐湖旅游资源,通过互联网+旅游+智慧民宿模式,引导群众通过互联网参与民宿经营,以“互联网+旅游+智慧民宿”的模式,为茶卡镇200多户家庭民宿、宾馆进行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等方面的全方位升级改造,实现智慧旅游、智能化服务的体验,让茶卡盐湖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盐湖美景如画。才贡加摄

  【手记】让生态旅游潜力加速释放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曾是青海省沙化土地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土地沙化、风沙肆虐、瀚海戈壁、盐碱荒地等代名词,已被绿进沙退,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取代。

  转变的背后是乌兰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系统服务“盈余”和“增量”转化为“金山银山”,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基础上,不断增加经济财富。

  茶卡镇具有自然资源、农业、旅游等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优良的空气环境质量、优质的水环境质量、稳定的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生态产品,品质优越的茶卡羊等生态农业产品,独具特色的茶卡盐湖、莫河骆驼城、乡村民宿等生态旅游产品。

  如何通过生态旅游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所说的生态旅游,实际上是探讨一种能够平衡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的绿色发展模式。

  茶卡镇给出的答案是抓住国家级特色小镇发展机遇,遵循“大茶卡”发展理念,同步加强旅游体验项目引进,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全域旅游、全季旅游格局,生态旅游收入稳定提高。

  生态畜牧业是茶卡镇牧民的母体产业,这两年,茶卡镇依托畜牧业畜种优势,推进牧业+,将有机畜牧业与文旅产业、健康产业、互联网电商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建立了有机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发展饲料加工、包装等产业。同时鼓励牧民将有机畜产品开发和畜牧业休闲观光结合起来,打造综合性生态家庭牧场,将畜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畜产品文化等资源,带动文化旅游消费。

  谈及茶卡就不能不提盐湖资源,这是茶卡镇独特的资源禀赋,茶卡大青盐久负盛名,历史和时代赋予了茶卡盐湖深厚的文化底蕴,盐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延续和演变。这些年,茶卡镇总结盐文化历史,挖掘盐文化内涵,将盐文化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以“盐文化”为主题,将创意、娱乐和体验相结合,开展大青盐文化盐湖摄影艺术、盐创意娱乐、盐主题休闲等体验活动,将天赐的盐湖资源转化为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提款机”。(作者:张多钧)


原文链接:http://gxgz.qinghai.gov.cn/html/10/452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