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市长谈|在好山好水中展现城市品位

发布时间:2024-05-23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桂林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有着“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独特地貌景观。桂林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坚持保护第一,强化规划引领,实施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在好山好水中展现城市,走出了一条独具桂林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

  

  

  桂林市区的漓江风光。   图片源自摄图网

  



坚持规划引领,塑造魅力空间

  

  按照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桂林逐步建立起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主导,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以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为辅助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和管控功能,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桂林把保护、利用和传承好自然和历史赋予的独特资源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永续利用。桂林对市域生态本底、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优化,最终其保护面积占比达到全市总面积约1/3。以规划为引领,桂林构建湘桂喀斯特魅力空间廊道、红军长征文化景观带、漓江文化聚落等三个魅力空间片区;以喀斯特山水环境为基底,将“山—水—园—城”编织成魅力空间网络;融合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功能空间,构建“一核、两翼、多节点”(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高度一体化城市功能区,荔浦市、全州县两个副中心城市,以及中心镇、重点镇构成的区域支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桂林重点抓好富有本地特色的相关专项规划编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桂林山水是“国之大者”的重要指示精神。《桂林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从市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优先控制和保护对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以生态基础设施划定的非建设用地为框架,引导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与空间格局。《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为保持和延续桂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格局奠定基础。

  



优化新区老城布局,彰显山水城市风貌

  

  桂林优化新区老城布局,形成新老城区功能互补、一体化发展,老城留住桂林记忆、新区彰显时代特征的大桂林城市格局。

  

  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中,桂林科学编制指标体系,结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相关工作,设置地方特色指标14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体检体系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长效机制,为精准推进城市更新奠定基础。

  

  桂林立足山水城市特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资源,分区域分条块实施风貌改造,“山、水、城、文、绿”融为一体的城市魅力充分彰显。桂林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严控建筑物高度、密度、容积率,老城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重要山体、重要水体及历史名城保护核心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24米,住宅容积率控制在1.2~1.5;尊重山水客观布局和自然走向,划定建筑物退让山脚线,推进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新建项目全线退距300米,形成了错落有致、疏密有序、视廊通透的城市空间形态。

  

  此外,桂林加强山水绿色生态网络建设,构筑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山水风景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了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

  

  根据《桂林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桂林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保留城市特色风韵,构建城景一体、城乡共荣、主客共享的现代化旅游城市新空间。

  

  通过以城市更新项目重塑历史文化街区,桂林打造了一批文化地标。其中东西巷改造后,重现“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的名楼胜景,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修复的一批文化遗址中,甑皮岩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同时,桂林建设一批城市形象雕塑、城市景观小品,形成“一砖一瓦都入景、一街一道均成文”的城市景观格局。

  

  作为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桂林在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中,以群众需求为中心,连片谋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共享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学校、医院、环卫、停车场等公共配套水平,按照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置中小学与幼儿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成功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并揭牌;建设了一批体育中心、主题公园等休闲设施,将城区所有水系打造成水系公园,优化城旅一体的景观体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桂林积极破解资金难题,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以片区为单元对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将无收益项目与有收益的项目进行“肥瘦搭配”组合开发。市属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达到市场化融资准入条件,既解决了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资金问题,又形成了国有企业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再扩大投资融资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副书记、市长)

  


原文链接:https://dnr.gxzf.gov.cn/xwzx/mtsy/t180087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