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内参 > 正文

产业观察 “链”上发力 我市为北京整车配套重点企业超120家 京津冀共造“一辆车”(图)

发布时间:2024-06-20     来源: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者:佚名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展览现场。 记者 孙立伟 摄

  

  今天,备受关注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设置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十大主题展区,一批来自京津冀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携最新技术、产品纷纷亮相。近年来,京津冀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持续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三地实施汽车供应链配套工程,全面加强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精准对接,协同共造“一辆车”,携手绘就京津冀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新蓝图。

  同频共振 “家门口”的市场越来越多

  6月14日,在来金(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金天津)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一件件车身部件正“排队”下线。其中,一部分将运往北京的小米汽车和奔驰公司,作为汽车的“骨架”,等待进一步焊接、改装。

  来金天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2月开始向小米汽车供货,这是该公司首个纯电动汽车的合作项目。在新项目加持下,公司整体业务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0%以上,全年预计完成产值6.99亿元,同比增长150.18%。

  6月17日,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正在组装奥迪Q3和大众探岳两种车型。未来,奥迪品牌和大众品牌旗下,另外三款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型也将在这里进行量产,其中,两款为新能源车型。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京津冀地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占该公司采购额的七成。“我们一些价值比较高的零部件都是在京津冀地区生产,包括变速箱、座椅系统、排气系统、底盘系统在天津;地毯、蓄电池、车顶行李架在河北;玻璃升降器、空气滤清器在北京。”他说。

  去年,京津冀联合发布了《京津冀汽车产业链图谱》,北京逐步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切实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不断用“接得住”实现“升级跳”。三地围绕各自产业优势,深化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联合组织了5场产业链对接和招商活动,重点推动北汽、一汽、长城及造车新势力在京津冀布局配套供应链。

  今年,三地实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配套工程,建立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搭建京津冀区域内汽车产业整零对接平台,推动理想、小米、北汽、长城、一汽等企业与京津冀区域内零部件企业开展配套合作,进一步构建活力强劲、协作紧密的区域产业生态,实现京津冀同频共振、全链条融合发展。

  如今,“家门口”的市场越来越多,三地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携手“链”上发力,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定点供应链企业分别达到45家和70家;北京奔驰零部件的区域内采购额占到全国55%;我市为北京整车配套的重点企业超过120家。

  聚链成群 锻造强劲发展韧性

  制造一辆汽车,涉及上万个零部件。为提高供应效率,汽车产地大多是以集群的方式发展。目前,我市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聚集区,许多企业选择在聚集区“安家”。

  在距北京市区70公里、天津市区12公里处,有占地50平方公里的武清汽车产业园。来金天津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均坐落于此。“2016年,公司在武清汽车产业园落户,一方面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是看好园区的聚集效应。”来金天津负责人透露,公司正在武清汽车产业园内开发占地25亩的二期项目,预计于明年完成。

  除了武清汽车产业园之外,武清开发区和京滨工业园也成为武清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核心载体。据了解,武清区汽车及新能源(智能网联)车产业关联企业超过150家,规上企业80家,2023年实现规上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7.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9%;2024年一季度完成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8.9%。

  “目前,我们已经聚集了新伟祥、达祥、日进汽车、海斯坦普、海拉车灯等配套企业,为奔驰、理想、小米等品牌汽车在空气滤清器、车身、轮毂轴承、车灯、座椅等零部件做好配套,充分为京津两地,尤其是北京整车厂做好服务支撑。”武清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是北京汽车产业的主要配套基地之一,区内150余家汽车产业相关企业中,有近一半企业为北京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服务。

  总部位于北京的经纬恒润,2016年到我市西青区设立了研发总部、投资建厂,并成立了天津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经纬恒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青区拥有紧邻中心城区和丰富空间资源的双重优势,特别是汽车产业链成熟、上下游产业完善。与此同时,西青区通过良好的人才落户政策和支持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让天津经纬恒润坚定了在西青区发展壮大的信心。

  落户西青区以来,天津经纬恒润响应京津冀三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积极与京津冀供应商合作。“公司与更近的供应商合作,使原材料的物流周期从每周一次送货变成了每天一次。如今,我们工厂加工的汽车零部件正源源不断地供给北汽集团、奔驰、大众、长城等整车企业。”天津经纬恒润相关负责人说,“京津冀三地产业协作让共造‘一辆车’变得更加便捷,也让企业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我们在天津投建的新工厂预计6月投入使用。新工厂车间面积是现有工厂的15倍,产能方面将大幅增长,更多新产品也将陆续导入量产。”

  宝坻区九园工业园占地面积18.8平方公里,其中,已开发14.25平方公里,形成了以电池封装为龙头,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制造、电池回收于一体的基本完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

  作为链主企业之一,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09年起扎根这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九园工业园是‘国家级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和‘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具有良好的产业聚集优势。这是我们落户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宝坻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产业上下游企业日益聚集,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产值规模持续扩大。该区动力电池产业链2023年完成产值70.3亿元,2024年一季度完成产值15.5亿元。

  持续加速

  推动产业向“新”行

  我市是国家最早定位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汽车企业超过1000余家,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核心零部件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发展有多快,产业链上的“龙头”是关键。我市三大整车企业之一的一汽-大众供应商中,有50多家位于天津本地,其中,30多家是紧随其脚步而来,为我市汽车产业链注入了新鲜血液;另外10多家企业,也因“龙头”的带动,大大提高了产能,释放了活力。

  我市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和长城汽车为主的整车生产企业每年产量合计近百万辆,在全市占比约九成。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推动整车厂的集团总部将更多车型向天津工厂倾斜。

  “京津冀三地汽车产业协同实际上是将产业资源有效组合,实现产业链内部打通,做好传统燃油车产业链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配套。”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京津冀汽车供应链协同具有区位优势,“汽车零部件的公路运输大多有运输半径,通常保持在200公里以内,超过200公里,运输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三地供应链紧密联系将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输等成本。”

  崔东树告诉记者,京津冀传统燃油车的基础比较雄厚,具有产业优势,尤其在引入小米汽车和理想汽车后,将进一步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进程。“目前,产业聚集很重要。有‘龙头’企业就会有配套体系,小米汽车等整车企业落地将产生很大的汽车产业聚集效应。”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仅汽车部分新增产值将超1万亿元。京津冀是全国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拥有完整的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设计、研发、验证体系,在汽车智能化转型的进程中优势显著。本届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就有不少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项目亮相。

  经纬恒润展出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及动力系统、智能底盘等几大方向领域自主研发的汽车电子最新产品。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展台设置了产业聚集展示区、智驾交互体验区等5个功能分区,集中展示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运营和产业聚集成果,向大众科普介绍智能网联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观众可在展区体验具备L4级高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接驳小巴、无人物流配送车、智能驾驶出租车等智能网联汽车。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我市已成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构建了涵盖环境感知、决策控制、系统集成以及测试评价等的产业支撑体系,聚集了包括经纬恒润、主线科技、中科慧眼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标准先行、研发创新、孵化培育的发展模式。智能网联渗透率不断提高,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等工厂已基本实现中高端车型自动驾驶L2级别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累计里程达到1694公里。

  崔东树对记者表示:“天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未来还可以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发力,打造良好的智能测试环境,进一步推动天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

  

  


原文链接:https://gyxxh.tj.gov.cn/ZWXX5652/GXDT9285/202406/t20240620_66572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