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业务 > 正文

进一步提振干部精气神和工作状态

发布时间:2024-07-2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干部的精气神和工作状态,直接关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解决上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纠树并举,着力解决乱作为问题。干部乱作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到位。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通过加强政绩观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将显功与潜功有机统一起来,既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强化纪律约束,让乱作为无处藏身。

  压紧压实责任,着力解决不作为问题。在其岗就要尽其责、谋其事、有其为。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上敷衍了事,对下但求无事,导致抓工作浮于表面、有始无终。要分层分类,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明晰职责范围,把责任落实到各个层级、各个岗位。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全局观念,倡导担当精神,注重协作配合,做到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导向至关重要,奖掖先进、选贤任能是风向标,也是激励干部作为的指挥棒。实践反复证明,用准一个人,激活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挫伤一大批。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针对干部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任办法,综合考核评价干部,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持续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带队伍的能力,注重人文关怀,增强干部的归属感,着力强化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

  营造良好生态,着力解决不敢为问题。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工作就难以打开局面。要鼓励敢闯敢干、担当作为,同时全面分析一些干部不敢为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有效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使“干得越多、错得越多”的洗碗效应没有市场,让广大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甩开臂膀、挺直腰杆大胆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工作难免出错,要把准尺度、包容审慎。尤其是要加强执纪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纪执法水平,真正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和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加强诬告行为治理,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秩序,严厉打击诬告陷害歪风邪气,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不善为问题。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政治过硬与本领高强,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能力素质强、德才兼备,才能堪担重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善作有为。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以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党风廉政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和推动各级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重点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同时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原文链接:http://gxt.nmg.gov.cn/gxdt_new/zzq/202407/t20240729_25481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