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上新”产业
发布时间:2024-08-02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最近,蓝田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10kV环网柜投入使用。“本次用电涉及科技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综合考虑整个产业社区今后用电需求,我们与国网漳州市供电公司协商,提出在朝阳园区新建110kV变电站的计划,同时提前做好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将该项目纳入其‘十五五’规划当中。”看着产业社区内新增企业前期用电需求得到解决,蓝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局局长张峰松了一口气。
今年初,漳州提出要打造“16+N”百亿级以上产业社区,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促进产业做强做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产城人”融合发展模式。
上半年,漳州已建成产业社区660.96万平方米,累计竣工275个项目,其中包括22个标准厂房项目,面积152.8万平方米;207个产业用房项目,面积378.52万平方米;8个基础设施项目,面积7.72万平方米;38个配套设施项目,面积121.92万平方米。
产业社区,究竟是产业进社区,还是社区进产业?记者带着问题实地探访,探寻产业社区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产业要素与社区发展协同
夏夜凉风送爽,在龙文区上美湖休闲露营部落,呼朋唤友喝点小酒是周边上班族的业余爱好。“异地务工的长夜不乏娱乐项目,留在社区也可以很滋润。”龙岩人张文胜在蓝田经济开发区一家民企上班,每逢下班常与同事相约,在龙文区“15分钟生活圈”内充实生活。
社区,是若干群体在某地形成生活相互关联的大集体;产业社区则被定义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高度结合的空间载体。
纵观漳州产业版图,全市超八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都是传统产业。要想发展现代工业,对土地和环境资源的需求必然增加,首选在城市周边地区。
远离繁华的中心城区,如何让产和人有个家,漳州提出建设“产业社区”。
今年4月,《漳州市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出台(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漳州市产业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促进产业做强做优。
“产业社区的建造,是为了推动‘产城人’融合。强调社区,就要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漳州市工信局产融科科长邱长勇坦言,“产城人”融合是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的生活需求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宜居的协调统一;而产业社区突出社区特点,让从业者既有社区的参与度,又有人才的归属感,二者相性相合。
如何着手?“近期将完成全市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修编。”邱长勇说,编制产业社区规划,能从规划源头上解决产城分离、职住分离问题;而那些已完成规划编制的建成产业功能区,则将尽快开展规划修编,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产城相融的产业社区单元。尤其可以利用现有的闲置厂房,改建成供上班族休闲娱乐的场所。另外,调整还未落地的、远离产业的民生项目,就近引入医疗、教育资源,入驻产业社区,使园区产业要素与生活功能协同发展。
以山区县华安为例,产业分布以华安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生活配套远不如市区便利。因此,针对华安县产业分布特点打造产业社区,主要在于补齐生活配套这块短板。
另一边,芗城区的产业社区,经过补短板后,让人才愿意留下来,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本以为工业地段的配套不如市中心,没想到吃、住、行和上班,甚至下游客户都在500米范围内,生活工作相当方便。”福建民翔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冠萦来自台湾,对芗城区以金峰开发区为核心的产业社区建设赞不绝口。
植入产业周期发展思维
产业社区的提出,并非要求县区大幅度调整产业布局,而是在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后,因地制宜补齐上下游链条。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社区的建立,首先要与县域重点产业链挂钩,社区内应当明确发展1至3个主导产业。”邱长勇介绍,新规划的产业区域或需要全面改造的旧工业区,可先建设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再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产业。
作为产业社区主导产业之一,民翔半导体将要乔迁的新居位于闽西南漳龙-漳州智造e谷,该园区由闽西南集团与漳龙集团两大国企联合,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00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项目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导产业。
“搬迁新厂后,原址保留部分办公区域,出租1500平方米给下游企业艾维物联科技,用于生产摄像头整机车间,摄像头电路板所贴的芯片依然由我们代工。”陈冠萦介绍,民翔半导体存储项目主体已完成封顶,总投资达10亿元,占地40亩。新厂房购置全自动芯片测试线和SMT(表面贴装技术)贴片线,芯片封装和贴片全产业链生产线,投产后预计可拥有月生产存储类芯片800万颗封装测试产能、50万个SMT贴片能力,将打造国内高端消费类存储产品的全产业链。
“目前大致分为‘地缘客’和‘外来客’两种,一是为本地及附近企业主提升改造,二是根据规划向外招商引资。”智造e谷负责人卓归里介绍,项目一期用地140亩,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载体。《行动方案》中,鼓励产业社区创新园区投建、招商、管理运营机制,通过国企引领带动多方投入产业社区建设运营。
有了社区,如何引导产业社区里的中小企业从低效通往高效?“孵化和陪跑。”卓归里把国企的加入比作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枢纽。在这里,人力资源、出口贸易、法务、税务以及政策咨询等部门一应俱全,企业有需求,国企来帮忙。
“厂房开发应有周期思维,对承诺的配套和上下游招商付诸行动,不能一建了之。”邱长勇说,承接厂房开发和园区建设的企业光有规划还不够,对建成什么、引来什么、发展什么,应当有周期性的考量。
与智造e谷侧重产业园厂房项目不同,相距500米的智车e谷侧重配套功能的开发。
“随着漳州车管所新址搬迁的落地,许多新能源、二手车企业都会跟随到此办理业务,将会形成新的汽贸市场。附近占地1659亩的漳龙物流园也将为整车保驾护航,形成汽车产业的物流配套。”智车e谷负责人王一毅介绍,目前总规划用地7.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84亩包含新能源汽车4S展厅、二手车交易中心、商业街和酒店公寓等,已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奥迪以及哪吒汽车、零跑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达成合作。
完善产业社区发展布局
连日来,在龙海区健康食品产业社区的璟沃产业园内,3栋高层厂房已经封顶,工人正在加紧进行室外装修。
作为“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食品产业体系健全、种类众多,拥有SC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815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以东园镇和海澄镇最为聚集。
现实情况是,许多早期食品企业都是单层的铁皮厂房,随着企业的增资增产,原有的老旧厂房已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发展受阻。
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龙海掀起了标准化工业园区的建设序幕,把产业社区建设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战场,策划引入多个产业园项目。
“面对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应当优化用地供给,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集中建设、集约共享,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邱长勇认为,产业社区围绕主体园区发展方向,合理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完善协作配套。
“如璟沃产业园采用‘零地增资、空间换地’方式,拆除重建17栋单层厂房,将容积率由0.33提升至3.0,吸引味全方食品、成凤食品等多家企业‘退城入园’。”东园镇人大主席张伟力介绍,璟沃产业园是东园镇引进的首批标准化产业园之一,通过分批实施、滚动推进,先盘活原有的闲置用地,将园区内现有企业迁入新建标准厂房后,再对原有厂房拆除改造,既保障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又引导企业利用搬迁机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
璟沃产业园项目一期占地31亩,建筑面积61261平方米。“过去像这样几十亩的土地,通常只有一两家企业单独用地,很多厂房只有一两层,土地利用率很低。现在同样的地块入驻休闲食品企业26家,年产值超过8亿元,还孵化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真正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张伟力说,启动园区标准化建设,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工业上楼”,让“平方”变“立方”。
“以东园镇、海澄镇、白水镇为核心,我们打造了健康食品产业社区。社区内涵盖了璟沃产业园、保罗大健康产业园、普洛斯物流园等6个标准园区。”龙海区工信局副局长林彧琨介绍,健康食品产业社区内涵盖了食品机械、印刷包装、食品物流等配套产业链,构建起相对完整的食品产业体系。下一步,还将重点招引食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优质客户进驻产业社区,做大食品产业集群。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snhydt/202408/t20240801_649344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产业社区大有可为
- 下一篇: 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