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山水工程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0.49万公顷
发布时间:2024-08-16 来源: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据悉,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39个项目已开工38个,开工率97.44%;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0.49万公顷,完成总目标的90%。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四川强化组织领导,分管副省长亲自推动工程项目建设,针对重点项目、重大问题开展实地调研督导;省直有关部门采取包县督导方式,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贯穿工作全过程。州级层面,统筹做好项目推进、督导、跟踪问效等工作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建立“周通报、旬分析、月调度、季小结、年终决算”工作机制,加强项目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协同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结合实景三维四川建设,选取若尔盖高寒湿地典型生态问题代表区域作为试点,进行实景三维监测监管试点系统建设,通过集成卫星长时序遥感、无人机高精度监测、人员快速响应到达等手段,融合数值模拟等数字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实景三维监测监管试点系统,对25个试点项目进行监测、评价。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建立若尔盖山水工程项目数据库与监测监管系统,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等技术手段,收集项目基础数据、动态数据,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一体化数字化场景。项目还抓住关键环节,建立完善项目服务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项目培训,有效提高项目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确保项目发挥效益。
项目针对若尔盖地区产业单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难,发展模式缺乏等问题,提出以尊重地质—生态系统自然演化规律为基础,以治理生态问题为核心,以生态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发展为目标的“若尔盖模式”。充分发掘湿地、草原等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等生态产业,提出了实施“生态+光伏”“生态+牧草牦牛现代产业”“生态+人文自然景观”等多样化的生态价值实现转化产业链,努力实现黄河上游草原特色产业示范带,为“两山”价值转化增效实践科学路径,探索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李雪蕊
原文链接:http://dnr.sc.gov.cn/scdnr/scywbb/2024/8/15/bf5edcfe408443be9f12659900dcdf4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