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内参 > 正文

央视财经评论|人工智能 如何让电力更智能?

发布时间:2024-08-26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热潮,产业化应用不断提速,随之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也引发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AI的尽头是算力,而算力的尽头是电力。”那么,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耗电?人工智能的能耗问题,是杞人忧天?还是应该未雨绸缪?人工智能巨大的用电需求,将如何影响全球电力行业?为回答这些问题,《央视财经评论》特别策划推出系列评论“AI的尽头是电力?”邀请我国能源央企的主要负责人做客演播室,权威解读评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的挑战、机会、影响。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深化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而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正是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16.5亿千瓦,占比达到53.8%。全球多位科技巨头则认为,“光伏+储能”将是AI的终极解决方案。那么,电力行业从业者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呢?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栗宝卿:我们国家的光伏资源禀赋非常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大量的光伏资源,应该说光伏在清洁利用和就地转化方面非常便利,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很多的可能,特别是储能技术进步之后,他们的这个观点我也赞成。

  “光伏+储能”我认为是新能源的一个重要开发模式。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当中,可再生能源会占有特别大的比例,我认为,“源网荷储”是抓住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内容。从源的角度来说,多能互补、多电力品种的组合,可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具体的场景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可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让它最经济、最安全,也最有保障能力。

  目前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占比超过70%。我们预计到2030年左右要超过80%。所以未来新能源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

  

  财经评论员 许峻铭: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经不是一个可选题,而是一个必选题。咱们国家光伏资源非常丰富、光伏产业非常强。但是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沿海地区耗电量非常大,但优势的可再生资源,一般都在西北地区。通过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对能源的供需起到一个很好的平衡作用。

  前一段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也提到了,咱们要加快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从这一块来看,无论是光伏还是储能技术,对咱们国家整体的经济结构发展还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尽管AI的能耗问题引发了大量关注甚至是担忧,但用全生命周期的眼光来看,AI与电力并非单向的消耗关系。AI的发展固然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但AI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也会对电力行业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栗宝卿: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进步非常快,目前场景使用也越来越普遍。从实践当中看,人工智能对提高电力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非常积极也非常显著。像智能监测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可以较为快速地识别和预警潜在的一些异常和故障;智能监控通过集成一些智慧的算法和自动化的一些设备,使系统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效运行的状态,提高响应的速度,减少事故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风光等新能源的资源禀赋来看,要解决它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问题,数字化和智能化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也是我们新型电力系统必备的管理工具。下一步我们把气象数据和运行数据结合起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慧算法,进一步提升电场功率预测,在风光资源的出力预测方面做得更精准。我们现在大概准确度能到85%到90%,我想通过多年的数据积累,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据进一步提升,更好地配合电网调度,更精准地提供电力的出力,更好地保障全电网的平衡,这个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xydt/202408/t20240822_650564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