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纪通报 > 正文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推荐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4-08-30     来源: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二批)征集推荐工作的函》(自然资办函〔2024〕1285号)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征集推荐工作。经材料审核、专家评审,拟向部推荐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3项,现公示推荐名单,公示期限为2024年8月28日至2024年9月3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个人如有异议的,请将有关情况反馈至省自然资源厅,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单位反映情况需加盖公章,个人反映情况需在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并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和联系电话、地址。

  联系方式:020-38817925;

  邮箱:szrzyt_xfc@gd.gov.cn

  邮寄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60号平安大厦715室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2024年8月27日

  附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二批)推荐名单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二批)推荐名单

  编号

  技术

  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条件

  申报单位

  1

  红树林种植-水产养殖生态耦合技术

  1.提出了兼顾红树林保护修复和水产养殖产业协调发展的创新发展理念,提出耦合系统构建应遵循的适宜、适度、适配、合规四大原则和池塘种植-养殖、林下养殖、潮沟养殖、滩涂养殖四种主要模式;

  2.建立了地形改造-水位控制-红树种植-养殖管理-监测预警-效益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全流程技术方法体系;

  3.研发了一套针对池塘耦合兼顾红树植物周期性淹水-干露需求和养殖生产常水位要求的地形高程设计和水位调控技术,实现了“养殖空间不减、种植面积增加”;

  4.针对不同海区水体盐度、养殖产业和红树特征,建立了一套红树植物与养殖动物的搭配原则和方法;

  5.建立了一套生态耦合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方法体系,创新了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沿海红树林和水产养殖集中分布区域,在养殖塘开展红树种植,或在红树林及周边开展生态养殖提升养殖品质等活动。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2

  城市湿地野生动物多样性恢复技术

  1.通过城市湿地现存物种、消失物种以及周边分布物种的差异,精确甄别可恢复的目标物种名录;采用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仿真信号招引、廊道引导等群体重引入技术,提升物种多样性、培育群落恢复能力;

  2.以目标物种的生境需求为依据,从繁、栖、食、歇等多功能角度进行大生境修复,对栖息地的微环境进行近自然仿真构建,如人工浮岛、鱼礁等,提升环境容纳量和群落恢复能力;

  3.根据修复目标、空间及场景需求,通过区内梯度化布局、区间源汇廊道联通的一体化规划设计和工程方案,降低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快速实现城市湿地野生动物群落自我恢复。

  城市湿地中衰退野生动物群落的恢复。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

  华南崩岗及废弃稀土矿山绿色治理关键技术

  崩岗及废弃稀土矿山水土流失强烈,常规方案以工程措施(如削坡梯化、修建拦沙坝等)控制水土流失。本方法为非工程绿色技术,技术内容如下:

  1.不新建排水系统,以原有侵蚀沟构建排水系统,坡面整地时保留大沟道用以排水,大沟道按下述方案恢复植被后形成生态沟渠;

  2.以地表覆盖法治理面蚀。将植物茎秆覆盖于地表,不仅防治面蚀,也兼具土壤改良功效;

  3.以柔性坝方案治理沟道侵蚀。研发了沟床劣地环境下的系列植被建植方案,包括修建木料谷坊减缓水流冲刷、通过密植减轻夏季地表高温胁迫、通过优选植物减轻泥沙掩埋胁迫等。由于所优选植物在泥沙掩埋情形下仍能生长繁衍,故所建柔性坝具有“自增高”特性,无常规土石坝后续需加高的缺陷。

  崩岗侵蚀治理、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植被恢复以及其它类型的华南侵蚀劣地治理。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s://nr.gd.gov.cn/zwgknew/tzgg/gg/content/post_44839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