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中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呢?

发布时间:2020-08-25     来源:      作者:    

  近几年来,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可有效提升当地的绿化效果,美化周边环境。数据表明,随着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当地的绿化率不断提高,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水土保持中,能够降低洪水灾害的影响,优化农业生态条件,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还能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提升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土流失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

  那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中采取的措施是:

  1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

  通过近些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是最为严重的。若不及时进行退耕,水土流失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上的解决。目前来说,国家所推广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等相关政策,不仅起到了生态修复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收入。可以说,这项政策的实施是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途径。没有这项政策的支持,将很难取得当前的生态建设效果。

  2封山禁牧、舍饲养畜

  不仅要退耕还林(草),还要进行封山禁牧,如此才能尽快恢复植被覆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等措施,是生态修复中的又一项技术途径,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草原地区,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综合治理

  在进行生态修复时,一方面要努力采取各项修复措施,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的保证已取得的成绩,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综合治理正是实现水土保持的根本途径,能够大大改善已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广大农民收入。

  4调整结构、生态移民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孤立的去进行生态修复,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进行有机的结合,如此才能确保农民群众的收入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得到良好保护,当地经济 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5加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配置

  在各项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的配置。具体来说①在荒坡等区域,建设截水沟,尽可能减弱水流的冲刷,确保护坡成果不受损害。②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建设蓄水池,尽可能的增加灌溉面积。

  ③依据从上至下、先毛沟后支沟的顺序进行建设,如图1所示,降低洪水所造成的损失。研究表明,尽管这些工程的建设成本巨大,但所得到的收益也是非常突出的,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