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法制 > 正文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贵州酸汤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

发布时间:2024-09-22     来源: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9月19日,贵州酸汤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顺市人民政府、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贵州盐业集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单位、企业和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安琪酵母、海底捞、锅圈食品、绝味、王奋斗等全国200余家经销商、渠道商、平台商、合作商齐聚一堂,凝聚政、产、研、金、销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打造“贵州酸汤特色优势食品主产区”,将“贵州酸汤”培育为贵州又一张特色美食金字招牌,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对接大会以“品贵州酸汤、享健康生活、赢产业红利”为主题,通过政府搭台推进政产学研金销联动,聚力培育贵州酸汤特色食品优势产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帮助酸汤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生产配套、品牌渠道、金融投资等实现深度对接,增强产业协同配套能力,实现降本增效,助力酸汤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一直以来,贵州将大力发展生态食品产业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路径,巩固提升世界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加快发展酸汤、刺梨、辣椒等“贵”字号特色食品。2012至2023年,全省生态食品产业规模从700亿元增长到近2600亿元。今年上半年,贵州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增长12.4%,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生态食品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酸汤是打开贵州文化的一把钥匙、是感动人体味蕾的一场盛宴、是强健人民体魄的一道美食。”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闵江涛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贵州省围绕大力营造良好企业发展生态、加快壮大酸汤产业规模体量、逐步健全酸汤产品标准体系、全力打响贵州酸汤产区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协同各方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推动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走出大山、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希望通过此次对接活动,对酸汤产业发展碰撞出新的火花,促进构建完善酸汤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助力酸汤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发掘和保护特色美食资源,聚力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产业集群不断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贵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印发《贵州省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重点培育酸汤、刺梨、辣椒、天然饮用水等传统优势和地方特色食品, “贵”字号美食品香飘“出圈”。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王琪看好贵州酸汤产业发展,并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平台、智库”作用,从产业规划、科技研发、标准制订、品牌推广、渠道对接等方面,推动特色食品走出地方化、走上标准化、走向科技化,为包括贵州酸汤在内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多做贡献。

  共享机遇,共促合作。会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云图时代、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俞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单位、发酵领域头部企业、新电商、头部餐饮品牌等聚焦酸汤产业链作深入对接,共同探索合作新契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南山婆集团、玉梦食品集团、亮欢寨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围绕贵州酸汤从传统坚守到创新蜕变,推介贵州酸汤的产业优势和特色。

  

  此外,会上还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贵州盐业(集团)与贵州南山婆集团、贵州卓豪农业,贵州玉梦食品与拉面说,亮欢寨与上海由衷食品等9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今年以来,贵州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酸汤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和产业大招商,与有关投资方、渠道商、平台商达成合作项目20余个,合同金额超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酸汤产业协会在会上发布了《贵州酸汤大观》。该书收集了40多年以来出版的近百种书籍、近十年来的40多个标准、近年来的市场观察和酸汤风味报告,分酸辣探源、黔菜酸汤、寻酸之旅、酸汤市场观察、酸汤制法分类、酸汤美食制作、酸汤科技、酸汤文化、酸汤企业9个章节,用18万字详实地展示了酸食、酸汤在中国、在贵州的千年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

  

  据悉,借大会召开契机,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参会嘉宾代表、投资考察企业将深入安顺市、黔东南州等贵州主要酸汤生产重点地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考察交流,深度开展交流对接,促成合作。


原文链接:https://gxt.guizhou.gov.cn/gxdt/gzdt/202409/t20240919_857274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