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4-10-08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厦门市质检院技术人员对锂离子电池包进行振动测试,研究电池包机械性能。
以“集‘质’赋能 益企向‘新’行”为主题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现场,企业代表参观厦门市质检院集美检测基地。
厦门市计量院举办先进测量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之工业CT检测技术应用培训会。
同安区质量强区大会现场。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质在行”质量研学活动,带领青少年实地体验漆线雕这一闽南特有的非遗项目。
厦门市质检院获批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比能新能源电池相关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光电显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被市场监管总局列为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其中“AMOLED显示 NQI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及质量提升”被列为“总局质量强链专项十大标志性项目”;福建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高分通过验收;总投资12.78亿元的厦门食药检院扩建暨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在海沧马銮湾新城正式动工……据统计,各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总投入达31亿元。
9月正值全国“质量月”,厦门市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捷报频传,取得惠企惠民的丰硕成果。9月29日上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产业链供应链提升,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
提升新能源电池产业创新力
由厦门市质检院牵头,联合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共同申报建设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历经3年的全力争取,于近日成功获批建设,是本批全国获批建设的40家之一、全省唯一。
新能源电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省在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据了解,自2017年起,市质检院就前瞻性地布局并建设了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迄今已投入1.9亿元。该平台成为国家市场监管系统中首个涵盖新能源电池动力、储能及消费领域的国际电工委员会CB实验室。近5年,平台已承担相关领域科技项目共10项,累计经费超过7500万元,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3项,制修订国家标准等各类标准12项。
基于此平台,市质检院围绕新能源战略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围绕在役电池安全评价预警、前瞻技术检测研究以及产业创新引领孵化三大核心领域,提出建设高比能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并秉持“边申报、边建设、边服务、边发展”的服务模式,目前已为厦门海辰储能、中创新航、厦门新能安等数十家龙头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验证、检验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
据介绍,下一步,市质检院将围绕锂离子电池加速衰减测试方法等方面,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术研究,为绿色能源和未来能源开路;培养创新人才和行业团队,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
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
服务光电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的“国家光电产业集群试点城市”优势,紧紧围绕光电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集成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打造“链长组织、链主引导、链员协同、部门联动、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服务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据介绍,近一年来,厦门市光电显示关键质量技术平台建设投入超2.3亿元,年度投入为近十年之最。截至目前,平台已为全市光电显示上下游企业提供集成服务400余次,预计全年可助力产业新增经济效益13亿元。
围绕企业全周期,创新服务模式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专业支撑、专员对接、专网汇聚、专场接待”的“四专”模式。在专业支撑方面,建立光电显示领域专家库,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专员对接方面,在市市场监管局分管局领导任质量链长的基础上,为5条细分产业链选定质量“链长”和35名质量技术服务专员,提供需求对接、服务跟踪、效果评价等全程服务。在专网汇聚方面,持续打造“1+3+N+e”线上线下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线下就近办,线上全天候”的质量全要素便捷服务,累计开展集成服务项目1500余个。在专场接待方面,设立“企业接待日”,举办近 20 场专场培训及接待活动,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解决实际困难114个。
围绕产业全链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市场监管部门注重“点上突破、线上联动、面上提升”相结合,争创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点上突破,精准绘制产业链全景地图和产业链质量图谱,梳理各类质量问题、需求343项,召集技术专家制定“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技术解决方案54个,破解产业质量需求难点、堵点203个。线上联动,实施“计量伙伴计划”,紧抓3家链主企业(宸鸿科技、宏发电声、友达光电),带动21家链上中小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关键参数测试周期从14天减少至3天,相关产品年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深化与厦门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合作,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领域开展质量瓶颈攻关项目15项,为链上企业新增销售收入5.85亿元。推动面上提升,在全国首发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系列地方标准,推进厦门市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各区结合辖区优势特色,开展细分行业质量联动提升,光电显示、集成电路、储能电池等3条产业链入选“福建省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重点项目”。
围绕质量全要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作用。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标准引领、计量筑基、检验检测支撑、认证认可赋能“四轮驱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可靠性、创新性。在标准引领方面,成立全省首个光电显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两岸共通标准研制,新增国家标准立项2项,建立光电显示标准专题数据库,畅通信息查询及正版标准获取渠道,有效提高光电显示产品质量一致性,提升上下游企业协作质效。在计量筑基方面,创新实施驻企特派员制度,建立产业链计量测试难题动态对接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完善计量管理体系、突破产业链供应链计量测试难题30多项,关键环节产品检测效率提升20%以上。在检验检测支撑方面,创新技术装备研发,攻克检验检测环节“校不准、测不精、判不好”等痛点难点,助力链主企业重点产品不良率持续下降,预计带动产值提升近10亿元。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建15个联合实验室,累计提供高端仪器设备共享超3.4万小时,直接减少企业测量成本逾800万元。在认证认可赋能方面,深入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链主及链上企业新增认证证书212张,同比增长19.5%,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质控水平。联合国际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SGS),对企业光电显示产品开展低蓝光、低频闪免费评价检测,颁发18张产品认证证书,提升厦门光电显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同步
加强品牌示范 深化质量强链
同安召开质量强区大会
9月29日下午,同安区人民政府召开以“质同道合 益同远行”为主题的质量强区大会,邀请辖区质量奖企业代表、新能源龙头企业代表、同安区“4+4+1”产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到场,通过发布质量强区、质量强链建设实施方案,分享质量管理经验,组织质量观摩等活动环节,树立质量发展导向,完善质量协同机制,增强质量发展动能,助力同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弘扬质量强区精神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同安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和质量强区战略,不断建立和完善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全区“4+4+1”产业布局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能源”“预制菜”两条新赛道聚势成形。传统产业与新兴经济双翼齐飞,先后获评全国重要的水暖卫浴产业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区。今年,全区新增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40%,增速全市第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5%,为全市最高,“储能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已入选福建省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重点项目,经济建设势头强劲,质量建设蓄力起势。
同安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桂良表示,同安区将“质同道合 益同远行”作为质量强区精神,既体现了同安人民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坚定信念,又彰显了同安区开放包容、携手共进的精神风貌,短短八个字,充分反映同安区的时代特征、发展脉络、民众期盼。
实施质量强链方案
会上正式发布了同安区质量强区方案,明确围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提高、质量创新日益活跃、质量品牌成效显著4项发展目标,开展产品供给、建设工程、服务业、生态环境4项质量提升行动。
同时,同安区还发布了储能电池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实施方案,紧贴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质量要素系统集成到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实施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品牌示范、创新驱动4大行动,明确11个重点项目,细化落实18项举措,明确建立“链长+链主”双带动机制,由区领导担任产业链供应链链长,企业法人担任链主,链上企业协同参与,形成“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工作格局。
据悉,下一步,同安区将继续强化科技项目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树立质量标杆,加强品牌示范。围绕企业质量提升关注的难点和需求,综合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手段,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保障,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向产业链供应链延伸,着力形成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
活动现场,同安区首家厦门市质量获奖企业金牌厨柜,分享了其在质量管理、质量攻关、卓越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功案例。独角兽企业海辰储能与2家链上企业建立了“中小企业计量伙伴”合作关系。海辰储能向2位市计量院专家颁发了计量技术特派员聘书,启动针对海辰储能的“一企一策”个性化计量帮扶模式。
解释
质量强链:是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通过提升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水平,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韧性。具体来说,质量强链是通过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加强技术创新等措施,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背景
今年厦门市“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市”。9月以来,全市相关单位推动开展全民质量行动,联动开展质量强市强区活动、质量强链行动、质量强企服务、质量整治提升、质量服务惠民、质量社会共治六大类活动,全面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区建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进一步营造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关注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声音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许国华:
打造益企发展“质量生态圈”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从以下三方面发力,深入推进质量强链工作,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益企发展质量生态圈。
扎实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紧扣“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统筹运用好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资源,加强走访调研,提升服务专员的专业素养,实现市场监管优质高效服务和企业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扩大人才、信息、技术、设备的共建共享,加快形成质量提升生态圈。
拓展质量强链工作广度。挖掘各区及产业园区发展需求,在全市1个国家级质量强链重点项目、3个省级质量联动提升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拓展集成服务广度,形成“1+3+X”产业链质量提升工作格局。统筹推进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市,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支持。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围绕厦门市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布局和提升我市在海洋装备、新能源、新型显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检验检测需求,为我市产业链供应链向新发展搭好平台。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snhydt/202409/t20240930_653789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