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文化 > 正文

吕梁简介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网     作者:佚名    

  吕梁介于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东西最大宽度14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20公里,周边界限总长954.3公里。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部紧邻太原市、晋中市,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南部、北部分别与临汾市、忻州市接壤。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5%,耕地面积788万亩。1971年5月,组建吕梁地区,2004年7月,正式撤地设市。现辖1区(离石)2市(孝义、汾阳)10县(交城、文水、兴县、岚县、临县、方山、柳林、中阳、交口、石楼),161个乡镇、街道(81镇、67乡、13个街道),总人口383万。

  吕梁地貌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处晋陕大峡谷,地势北高南低,至东北方向西南倾斜,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1.8%,森林覆盖率26.45%。最高海拔关帝山主峰2831米,属山西境内第三高峰;最低点在石楼县和合乡崖头村黄河岸边,海拔556米,相对高差2275米;市区海拔920~94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春季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夏季温度较高,雨量集中,秋季气温下降,气候凉爽,冬季气候寒冷,降雪稀少。年均日照时数2487~2872小时,年均气温9℃左右,年均降水量仅472毫米,无霜期133~178天。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4.47亿立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11.1亿立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9亿立米。吕梁市全境均属黄河流域。境内土壤面积18634平方公里,土壤类型有棕土、褐土、栗褐土、山地草甸土、潮土、黄绵土等。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吕梁境内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汉属太原郡,隋唐宋元分属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明清分属太原府、汾州府。民国时期,设永宁县,后改离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新中国成立后,境内所辖县先后分属兴县专区、汾阳专区、榆次专区、雁北专区。1971年5月组建吕梁地区,2004年7月撤地设市。吕梁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初唐诗人宋之问,宋朝名将狄青,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诤臣名相孙家淦等历史人物。近代以来,涌现出红军早期领导人贺昌、被毛主席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革命英雄刘胡兰、“试管婴儿之父”张民觉、“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马烽、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等杰出人才。吕梁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有临县道情,孝义皮影、木偶戏,孝义碗碗腔等地方戏曲,有中阳剪纸、文水鈲子、柳林盘子、临县伞头秧歌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晋陕蒙广大群众的喜爱。

  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吕梁曾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13000余人,发动了历时75天的东征战役,红军东征期间,扩军8000余名,筹集军费50余万银元,红军东征成为我们党由被动到主动的转折点。曾是革命圣地延安的东部屏障,晋绥边区首府,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两大主力师挥师吕梁,创建了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吕梁所辖区域成为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成为华北、华中、华南等革命根据地同党中央联系的唯一通道,成为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天然屏障。曾是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1947年3月,叶剑英、杨尚昆等率中央直属机关5500余人,抵达吕梁临县三交镇,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和参谋工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强有力保证。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均诞生于吕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邓小平、贺龙、叶剑英、杨尚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吕梁生活和战斗过;以1955年授衔为依据,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三十多位上将均在吕梁留下战斗生活的足迹。1925年,吕梁第一个党组织—汾阳特别支部创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孕育了吕梁精神、晋绥精神、胡兰精神等红色文化,留下了晋绥边区政府旧址、中央后委旧址、红军东征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献身革命的真实写照。受长期封闭保守、开发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吕梁还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市共有10个贫困县,其中临县、兴县、岚县、石楼、中阳、方山6个县为国定贫困县,交口、柳林、离石3个县区为省定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贫困人口48万,占全省的20.7%,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

  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吕梁已探明40多种矿产资源,煤、铁、铝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全市含煤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3%,保有储量420多亿吨,其中主要产于吕梁、被誉为“国宝”的4号主焦煤储量达114亿吨。铁矿石保有储量13亿吨,占全省的34.6%。铝土矿保有储量6.49亿吨,占全省的45.7%。吕梁还是全国著名的白酒、红枣、核桃、小杂粮生产基地,汾酒、竹叶青两大白酒品牌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全市红枣面积200万亩,年产量3.1亿公斤,占全省的67%;核桃面积300万亩,年产量3500多万公斤,占全省的34%。境内有文物古迹590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省级以上自然风景区5处,方山县北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临县碛口古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楼县天下黄河第一湾、佛教净土宗祖庭玄中寺、中华名酒第一村汾阳杏花村、离石区“华北第二草原”西华镇、离石区“华北第一险洞”白马仙洞等一大批旅游景区享誉国内外。近年来,随着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太佳高速、西纵高速、环城高速、太兴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吕梁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国内9个大城市的航线,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南出海大通道27个战略装车点的陆续建成,区内大宗物资可直达日照港口、联通全国各地,吕梁区位优势开始凸显。

  产业多元,潜力巨大: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99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7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546.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04年的37.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9.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1732元增加到2016年的764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7185元增加到2016年的24180元。2004以来,我市三次产业比例日趋合理,三次产业比例为5.6:56.9:37.5。一产方面,粮食产量稳定在10亿公斤左右,核桃、红枣、小杂粮、畜牧、蔬菜、马铃薯、林下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二产方面,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焦炭、冶金等传统产业为支撑,铝系、电力、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结构。全市原煤产量11556.7万吨,洗煤9308.3万吨,焦炭1570.2万吨,生铁388.5万吨,钢材295.4万吨,白酒62231.7千升。煤炭产业,全市共有煤矿135个,产能1.97亿吨,煤炭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8.5%。焦炭产业,共有36户企业,产能4500万吨,占到全省的1/4,全国的1/10,孝义梧桐、汾阳三泉、交城夏家营、离石大土河四个园区产能占总量的90%,是全国优质焦炭生产和出口基地。冶炼产业,共有企业80户,其中,全市最大的两户钢铁企业,中阳钢厂形成400万吨产能、文水海威正在技改形成300万吨产能,“十三五”末,全市粗钢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电力工业,现有企业65户,总装机容量1007万KW,其中运行企业58个,总装机容量490万KW;在建企业5个,总装机容量315万KW;拥有路条企业2个,总装机容量202万KW。 “十三五”末,全市燃煤电力总装机达到1900万千瓦,实现“煤炭大市”向“电力大市”转变。白酒产业,规模企业8户,产能10万吨,酿酒企业72户,产能17万吨,有汾酒、杏花村、竹叶青、汾阳王4个中国驰名商标,白酒产量占到全省的2/3以上。铝系产业,现有企业6户,氧化铝产能1160万吨。 “十三五”期间,以 “煤电铝材”一体化发展为途径,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形成1300万吨氧化铝、200万吨电解铝、200万吨铝材产能,新增工业产值5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新兴产业,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户,并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建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研究院,“天河二号”超级计算中心投入运行,“吕梁一号”微纳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目前正在引进华为公司建设大数据中心。三产方面,物流、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十三五”期间,努力把吕梁打造成为山西西部现代商贸中心,到2020年,年游客接待量达到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30亿元。

  改善民生,社会和谐: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674所,其中,有吕梁学院、山西医科大汾阳学院、太原理工现代科技学院、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吕梁高等幼儿师范专业学校等5所高等院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66个,其中,有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两所三级甲等医院,13个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标准。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孝义市、岚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县城),吕梁市及交城县、汾阳市、离石区等10个县市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近年来,先后推出《刘胡兰》《廉吏于成龙》《杏花酒翁》《辽国公主》等一批高质量剧目,《刘胡兰》获得文化部“文华剧目奖”。全市共有141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项目15个、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项目52个。汾阳孝义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汾阳市中阳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当前,吕梁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正从腐败重灾区成为全省“六权治本”先行区,市县乡换届后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清、作风实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全市勇于担当、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十三五”的吕梁充满希望和机遇,“十三五”的吕梁热情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原文链接:http://www.sxsafety.gov.cn/articles/ch00265/201707/3074ffda-d02d-4001-9a5e-11a651e83912.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