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法制 > 正文

先天不足,后天带病,一些小型铁矿以采代建问题泛滥,安全隐患突出,可谓“外伤明显、内伤严重、硬伤致命”——羸弱的小铁矿该何去何从?为尽快开采出矿见效益,江西一家铁矿上演着疯狂采矿的闹剧。在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主排水系统、主供电系统均未形成,安全设施未竣工验收的情况下,肆意非法采矿。本应属于基建阶段的该矿,首采中段的一段矿体居然已基本回采完毕,以采代建问题令人瞠目结舌。这个重大隐患在今年2月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对江西萍乡、赣州两市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督导检查时被发现。值得注意的是,该矿问题并非个例。督导组成

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作者:佚名    

  先天不足,后天带病,一些小型铁矿以采代建问题泛滥,安全隐患突出,可谓“外伤明显、内伤严重、硬伤致命”——羸弱的小铁矿该何去何从?

  为尽快开采出矿见效益,江西一家铁矿上演着疯狂采矿的闹剧。在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主排水系统、主供电系统均未形成,安全设施未竣工验收的情况下,肆意非法采矿。本应属于基建阶段的该矿,首采中段的一段矿体居然已基本回采完毕,以采代建问题令人瞠目结舌。

  这个重大隐患在今年2月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对江西萍乡、赣州两市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督导检查时被发现。值得注意的是,该矿问题并非个例。

  督导组成员表示,国内小型地下铁矿(年产量30万吨以下)以采代建问题十分突出,而且依法办矿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基础薄弱,风险隐患极大,可谓“外伤明显、内伤严重、硬伤致命”。

  然而,与上游伤痕累累形成反差的是下游市场的朝气蓬勃。据海关总署数据,从2017年到2021年,铁矿石进口价格持续走高,从平均每吨482元增长至1162元,特别是2021年以来,铁矿石价格频繁高位震荡,市场供不应求,今年更可能有更大幅度上涨,众多小铁矿为此疯狂逐利。一边是利益,一边是安全,矛盾似乎不可调和,但亡人事故频发,警钟频响,引人深思:羸弱的小铁矿到底该何去何从?

  伤痕累累——“疯狂采矿”闹剧注定是一场悲剧

  “这些密闭墙是干什么用的?是不是边搞基建、边采矿?这些坑道是不是与偷采有关?”在江西省萍乡市一家小铁矿,督导组在井下看到密闭墙和曲折的坑道后,向相关负责人严厉发问。该负责人一时语塞,支支吾吾闪烁其词。

  督导组进一步排查发现,该矿虽为基建矿山,但设计首采-20m中段矿体居然已基本回采完毕,属于严重的以采代建、非法采矿行为。

  实际上,该矿自2018年基建开始后,施工方面一直由矿山企业自行施工,但该企业根本不具备任何施工资质,建设质量难以保证。

  “该矿没有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甚至连主排水系统、主供电系统都未形成。”督导组专家对此表示担忧,“该矿年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产量不大,但以采代建行为风险巨大,无异于一个不定时炸弹。”

  据了解,此类问题在全国小型地下铁矿开采中非常普遍。随后,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在辽宁省开展督导检查时发现,铁岭市一家小铁矿同样存在不按设计建设的问题。

  据检查组专家介绍,该矿台子沟——罗家沟采区至今仍在基建期,但原设计中的-45m、-85m首采中段目前已无矿可采。更令人揪心的是,该矿未按要求在-190m最低中段建立排水系统,且在矿井通风系统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即开始上部-125m中段的基建施工,同样是边建边采,同样是置工人生命安危于不顾。

  “以采代建问题之所以风险极高、危害极大,是因为排水、通风、供电等主要安全设施都未建成和验收,无法为采矿作业提供安全保障,贸然采矿极易酿成透水、中毒窒息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督导组专家忧心忡忡地说。

  “疯狂采矿”的闹剧注定是一场悲剧。近年来,国内小铁矿亡人事故频发。2022年9月2日,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桃树峪铁矿在基建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4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3500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事故直接原因就与未按设计施工有关。

  “完成基建工程是一家矿山企业投入生产的必要前提。一些小铁矿以采代建,盲目追求短期利益,人为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极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人员生命财产损失,必须予以严厉整治。”督导组专家说。

  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提供的数据,近年来我国非煤矿山领域约80%的较大事故、90%以上的重大事故都发生在小型矿山。小、散、差成了小型矿山不光彩的注脚。当前,在高额利润诱惑下,在黑暗的地下深处,一些小铁矿正蠢蠢欲动,而这种“要钱不要命”的逻辑,终将使其自食恶果。

  沉疴宿疾——“先天不足”致许多小铁矿违法开采成为必然

  据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矿产品价格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导致不少小型矿山长期停产,绝大多数矿山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老化加剧,安全管理水平下降。2020年以来,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随后虽有所回调,但前期价格突然暴涨、高位震荡刺激了矿山生产建设意愿。

  因此,不少企业受利益驱动,不顾自身条件强行开工,超强度生产、私挖乱采、以采代探、以采代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又疯狂重演,事故反弹风险加剧,给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造成巨大压力。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疯狂显然是受利益驱使,但造成巨大安全风险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自带严重的“内伤”和“硬伤”。“可以说,许多小铁矿根本不具备合法开采的条件,其违法行为成为必然。”一位行业专家评价道。

  今年2月26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贵民镇五铜包铁矿(设计年产规模6万吨)发生顶板垮塌,造成8人死亡。

  “小铁矿普遍先天不足,经济实力不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条件较差,开采环境极其恶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流于形式、弄虚作假,不少小铁矿的巷道高度连1.5米都不到,掘进工程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而是跟着矿脉走,好像瘸子走钢丝,风险能不大吗?”督导组成员对小铁矿安全生产现状表示极大担忧。

  督导组专家告诉记者,小型矿山不按设计施工开采的问题非常普遍,表现在矿区面积狭小、地质勘探资料不全、资源条件不清,一些设计单位出具的安全设施设计方案不合理、质量不高,不满足规范规程要求,甚至一味迎合业主要求,所做的设计大部分都在造假,排水、通风等生产系统混乱。

  “多数小型矿山采用边探边采、采富弃贫、挖浅甩深、吃肥丢瘦等掠夺式开采模式,靠以采代建挣快钱,再根据探矿情况每2年至3年对设计进行一次变更,进入不断用新的安全设施设计掩盖过去违法违规行为的恶性循环,而且这些问题都深埋地下,难以察觉。”督导组专家说。

  风险隐患触目惊心,专业人才也面临严重短缺。记者调查发现,全国矿山专业人才整体短缺,出现20年人才断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铁矿根本无法吸引到专业管理人员为其服务。有的小铁矿甚至聘用退休人员为其违法开采打掩护。

  业内人士透露,小铁矿普遍采取外包开采的方式,多为一包了之,以包代管。一些小铁矿老板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尽最大可能降低外包工程费用,不断压榨外包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承包队为降低成本,只能乱采滥挖,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现场安全管理沦为空谈。

  此外,小型矿山负责人依法办矿意识淡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小型矿山企业老板普遍缺乏长远规划,矿产价格高时就疯狂乱采滥挖,价格低或政策紧时就停产停业,这种时停时开的行为更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而实际控制人本着“企业效益好就继续经营,效益差就卖掉”的想法,常常躲在后面遥控,所谓的法定代表人和矿长基本不起作用,规避个人风险不履职,安全生产不可能得到保证。

  虽然经过各方坚持不懈的努力,后又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数量由2012年的7万余座减少到了现在的2.7万座,企业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矿业开采秩序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全国两千余座铁矿地下矿山中,小型矿山占比仍高达80%以上。

  督导组专家告诉记者,从全国范围多次检查调研发现,铁矿行业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铁矿分布密集、小铁矿占比高的地区。与大型铁矿相比,小铁矿安全生产问题更为突出,更容易引发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刮骨疗伤——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走集约化高质量发展道路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发展角度看,我国铁矿行业的核心问题都是产业结构问题——小型矿山占比太高,“这是致命弱点”。

  据了解,我国铁矿石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较短缺,加之国内铁矿石品位较低,导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每年超过80%。

  “小型矿山工艺落后,矿权分割零散,资源回采率普遍不到三分之一,造成巨大宝贵资源浪费,严重影响我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如果采用集约化开发的模式,回采率能达到80%至90%。”督导组专家说。

  除此之外,督导组成员又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小型矿山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偷税漏税等非法违法问题突出。而且,当地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很多地区抱着金饭碗要饭吃。”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在一次调研中发现,华北地区某县培育了3个大型矿山企业,仅其中一个企业一年上缴利税近5亿元,而该县其他20多家小型矿山的纳税总额不到3000万元,但政府为监管和开采后治理遗留问题投入的财力远远大于3000万元。

  在采访中,一位矿山监察人员用5句话概括了小型矿山的危害,即“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牺牲了安全、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当地政治生态”,因此才会有“腐蚀一个基层监管人员比上一台设备要便宜得多”的说法。

  “小型矿山在不能实现规模效益情况下,只能通过压低成本来获利。企业不获利来谈安全,注定是做表面文章,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就是猫鼠游戏。”这位监察人员说。

  监管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地区在铁腕治差上决心不足、力度不够,同时说明各地在治理小铁矿问题上缺少治本之策。

  核心问题已浮出水面,铁矿行业终将面临一场重大变革。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大型化、集约化、智能化是这场变革的方向。

  “大型化、集约化开采可以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单位矿石开采成本,使部分低品位铁矿资源开发实现盈利,对扩大我国铁矿资源量、提高铁矿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型化、集约化开采可以降低单位采出矿石的安全投入和安全风险,对于安全发展意义重大。此外,通过智能化建设可减少井下作业岗位和危险区域作业人数,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业内人士说。

  “当前要多条腿走路,要抓住关键环节,瞄准致命弱点,坚决杜绝无证开采、以探代采、以采代建、不按批准矿种、超出批准矿区范围开采等违法行为,淘汰部分安全生产条件落后的微型或小型矿山。” 督导组专家指出,当务之急要抓紧解决小铁矿非法采矿行为,同时着眼于本质安全,谋划治本之策。

  专家建议,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系统梳理矿山采矿权,合理设置采矿权数量,不断优化开采布局,推动矿产资源整合,提高铁矿最小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标准,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从源头上解决“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等问题。

  同时,要严把批复关,严格安全准入。对于无法正规科学部署生产系统的,应严格矿权准入,严格审核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要严格铁矿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进一步提高建矿安全标准和水平,对于边建设边生产的基建矿山,及时撤销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并依法给予重罚。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加强动态监管,及时注销到期不申请延期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证件即将到期、资源枯竭、长期停工停产的铁矿,加大检查执法频次,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暂扣或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此外,要大力推动矿山产业转型升级,做实做细“三个一批”实施方案,关闭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资源枯竭或储量少、没有发展前景的矿山;整合一批开发同一矿体、开采相互影响的矿山;提升一批资源禀赋好的矿山。对保留下来的矿山,不能简单地矿和矿合并或“原地踏步”式改造,防止假整合、假技改或以技改为名逃避关闭。

  “要下决心综合运用资源规划、矿权准入、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拿出刮骨疗伤的决心和魄力,坚决杜绝以采代建、不按设计建设生产等违法违规问题的出现,实现铁矿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记者 田硕)

  


原文链接:https://www.chinamine-safety.gov.cn/xw/mkaqjcxw/202304/t20230403_44658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