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舆情 > 正文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陈明:寸土必珍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发布时间:2024-05-27     来源: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特征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全州面积约3.15万平方公里,97%是山区半山区,岩溶地貌占53.4%,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71.1%。全州耕地面积约963.45万亩,水田面积152.19万亩,人均水田面积仅0.4亩,耕地寸土寸金、十分珍贵。

  近年来,文山州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2023年,全州净增耕地48.14万亩,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8.1万亩,粮食总产量实现22连增。

  

  

  党政同责扛牢耕保政治责任

  文山州坚持把耕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耕地保护,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出台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十条措施,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到县(市)、到乡(镇)、到村组、到合作社、到农户、到地块。

  文山州建立通报、约谈、问责等机制,构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清单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严格问责的新格局。文山州还建立耕地保护负面清单,落实县、乡耕地保护责任公示和告知制度,推进耕地保护普法宣传常态化,严格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责任追究,建立耕地保护监管机制和重大问题风险报告预警机制,统筹做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

  此外,文山州将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和巡察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违法违规行为终身追责。

  全力抓好耕地新增恢复工作

  近年来,文山州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生态修复、城乡建设用地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2023年恢复和新增耕地59.74万亩;坚持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并重,新建高标准农田28万亩,累计建成263.02万亩。文山州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耕地新增恢复工作,对于三七等中药材种植地块,以及处于林木生长期、果园盛果期、鱼塘收获季等流出耕地,坚决贯彻不搞“一刀切”,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

  与此同时,文山州出台三七种植用地指南,有效引导农民合法合规种植。文山州探索代耕代管新模式,有效推进撂荒地处置,提升管护利用水平。富宁县采取村委会与外出务工农户签订代耕代管协议的方式,统筹周边连片土地,由种植大户租地发展甘蔗、生姜等产业,走出了一条群众、种植大户和村集体共赢的代耕代管耕地高效利用新路子。2023年,富宁县代耕代管耕地1万余亩,既能促进耕地可持续管护利用,又可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益。

  调优耕地布局换回良田好地

  文山州耕地破碎、连片程度低,耕地面积小于30亩的地块占比高达86.7%。鉴于此,文山州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石漠化破碎耕地、难以持续有效利用的耕地流出为林地园地的,不要求就地恢复,优先将坝区(山间盆地)连片耕地中的插花林果地逐步恢复为耕地,通过腾退坝区、低丘缓坡区域插花林果地恢复为耕地,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和规模化利用,有效提高利用率。

  砚山县江那镇书院社区组织群众,对坡度5度以下耕地中的零星非耕地130余亩进行集中整改恢复,实现近千亩耕地集中连片,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推动粮食蔬菜种植规模化,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万余元、群众增收11万余元。

  2023年,文山州15度以下耕地增加21.77万亩,约15万亩25度以上及重要水源区、石漠化严重的耕地流出为林果地,未再进行就地恢复,采取“异地补足”或进出平衡方式整改,确保耕地质量和数量“双保”。

  “人防+技防”织密前端监管网

  文山州依托现有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建设耕地保护动态网格监管平台,构建州级管总、县乡处置、网格前端管控的州、县、乡、村、网格五级耕地保护监管体系。文山州将耕地保护发现问题线索处理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员职责,网格员通过监管平台前端手机App“随手拍”,及时上传疑似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线索至后台,转县(市)、乡(镇)开展核实处置,系统横向联动至全州行政执法人员。

  监测监管系统自动形成预警信息发送至县(市)或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提醒关注和督促问题整改;问题特别严重的,系统自动形成情况报告,报送州委、州政府,形成网格员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县、乡限期核实处置,州级监督评估的耕地保护监管格局,实现耕地违法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文山州将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作者系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dnr.yn.gov.cn/html/2024/zhoushidongtai_0524/10464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