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正文

问答:《关于支持文体康旅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解读

发布时间:2024-06-03     来源: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文体康旅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实施意见》,现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发展重点是什么?

  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提出了“四新”要求,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近年来,我省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气候生态、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以及打造“村超”、“村BA”等热门文化IP,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抢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机遇,带动文体康旅装备产业发展,有必要制定专门政策予以支持。《实施意见》的出台,有助于我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大健康养生、旅游等装备及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丰富贵州旅游业态,促进新型工业化与旅游产业化的融合发展,助推我省培育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文体康旅装备产业集聚区。

  《实施意见》发展重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文化装备及产品。重点发展文教办公用品、乐器、影音设备、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文化及办公用机械。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苗绣服饰等传统工艺品。二是体育装备及产品。重点发展体育器械、运动服装等体育装备产品,积极发展露营、登山、桨板、皮划艇、户外骑行、山地越野、冬季运动、运动便携式储能电池、运动安全保障设备。三是大健康养生装备及产品。重点发展医疗设备及仪器、健康管理设备、康复辅具、服务机器人制造。四是旅游装备及产品。支持索道缆车、旅游客运车辆、景区摆渡车辆、旅居车及营地、低空旅游装备、景区观光车及内河游艇游船等旅游交通装备和应急装备加快发展,积极培育夜间旅游装备、智能旅游装备、移动装配式民宿、游乐游艺设施设备、数字化体验产品、观光电梯等旅游基础设施装备产业。

  二、《实施意见》有哪些主要措施?

  《实施意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重点内容: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发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按照集聚集约、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推动文体康旅与装备制造融合发展,建设文体康旅装备产业集聚区。鼓励各地发挥资源和要素优势,聚焦建链补链延链,积极有序承接东部地区等文体康旅装备产业转移,着力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二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各市(州)人民政府要聚焦工业主导产业“一图三清单”,招引一批优质文体康旅装备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鼓励文体康旅装备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三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支持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给予一次性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项目给予支持。支持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四是支持品牌培育和市场推广。依托贵州山地旅游、民族文化资源和“多彩贵州”品牌资源优势,围绕索道缆车、旅游观光车、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培育一批品牌精品,大力引进文体康旅装备行业知名品牌,支持拓展市场等。

  三、为顺利推进《实施意见》落地实施,有哪些保障措施?

  主要提出三个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省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省旅游产业化专项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省有关单位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根据职能职责,积极做好文体康旅装备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二是优化融资环境。鼓励金融机构为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推动设立文体康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信贷通等作用,为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融资支持。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大力实施“星光培训”工程,加大文体康旅装备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用好“人才绿卡”等政策,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文体康旅装备产业优秀人才来黔创新创业。


原文链接:https://gxt.guizhou.gov.cn/zwgk/xxgkml/zcjd/202406/t20240603_847210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