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矿法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矿舆情 > 正文

煤炭码头念起“生态经”

发布时间:2024-10-08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站上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向外望,大型货船往来其间,卸船机、皮带机运转自如,千米引桥笔直铺向远方。

  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地处湄洲湾东吴港区,主要从事煤炭接卸、中转、储配业务。运营至今,已形成集水水中转、海陆及海铁联运于一体的综合集疏运体系,辐射周边省份、长江中下游区域以及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

  作为国家“北煤南运”“外煤内运”大通道中的重要枢纽港、东南沿海最大的现代化一类口岸专业煤炭码头,开埠于2009年的国投湄洲湾港,正通过动力设备“油改电”、码头泊位“接绿电”、装车工艺“散改集”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绿色转型不断走向纵深。

  终端用能电动化

  不久前,货船“长禄海”轮紧紧靠泊在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14号泊位上,一边,源源不断的煤炭颗粒通过溜筒灌入船舱;另一边,港口岸电系统正稳稳地为船舶提供运转所需的全部电能。

  “船舶靠岸作业时,持续进行的传统燃油发电方式不仅耗能高,还产生环境污染和噪声。港口岸电系统投用后,实现岸基供电全程替代柴油发电。”国投湄洲湾港口有限公司技术部电气主管黄腾介绍。

  从“烧油”到“吃电”,岸电系统在港口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已成功为145艘船舶供电,总使用量超14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吨。

  “排碳量”降低的背后,离不开一批“高智量”的技术支撑。

  控制室中,装车操作工人阮丁浩按下手中遥控按钮,向电动拨车机发出指令,将满载煤炭的火车专列牵引出自动化铁路装车楼,随后,电动拨车机顺利脱离列车,慢慢开回装车区,静候下一列火车的到来。

  眼前这一身长16米、全身明黄色的方形大家伙是国投湄洲湾港引进的全国首台煤炭铁路装车楼自动化牵引电动拨车机,具有远程遥控、无极调速、运行稳定等优势,替代了传统的内燃机车牵引方式,实现煤炭列车牵引动力“油改电”,年可节约成本数百万元。

  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是我省最大的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每天都有煤炭专列从此出发,经由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驶向福建、江西、浙江的各地市。“以往我们都是租赁铁路机车对列车进行牵引,但铁路机车属于内燃机车,存在利用率低、装车质量低、作业效率低、噪声尾气大等问题,日均顶多能够装车三五列。”阮丁浩说,换上电动拨车机,最高日可装车7列,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提高了铁路疏运能力。

  目前,国投湄洲湾港累计发运火车5866列,作业量超过1500万吨,平均单列装车时间由3.74小时缩短至2.55小时,年可节省燃油消耗4.32万升。

  生产作业智能化

  行走在国投湄洲湾港区,不见粉尘扑面,与想象中的“黑煤港”大有不同。

  堆场是煤炭出入港的重要“中转站”,除了茂密葱茏的防护林,堆场四周,一排高达20米的防风抑尘网绵延3000多米,将60多万平方米堆场紧紧包围。这些看似“漏洞百出”的防风网实则大有乾坤: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特制,能有效将大风影响降到最低,抑制扬尘。

  堆场周遭,50米内可见一组喷枪,在生产作业时自动循环喷淋和定点喷洒;周边各大小通道上,洒水车、吸尘车轮番作业,贯穿港区的皮带运输装置也全部封闭并安上了喷淋系统。

  煤炭装车作业,是抑尘任务最为繁重的环节之一。记者来到位于港区一侧的全省首个煤炭自动化铁路装车楼,在这里,60多吨煤通过溜槽被倾倒进一节节车厢,等待转运。然而,煤炭倾泻而下的瞬间,粉尘四起的场面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干雾抑尘系统、喷胶抑尘装置同时运转……一次装车作业完毕,偌大场地上升腾起一层薄雾,冰凉清爽。

  抑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以水喷淋。但与此同时,港区内混合着煤屑颗粒形成的煤污水,该如何处置?

  早在建设初期,码头便配套设置了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和一座污水处理厂,含煤污水通过明沟、集污池,通过污水泵汇集至陆域污水调节沉淀池,处理达标后再次作为港区生产、环保用水循环使用。

  国投湄洲湾港口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康招纳告诉记者,港口还将投入40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综合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增加自动清理调节池淤煤及压滤回收装置,升级全自动净水设备、在线水质监测功能等。

  “智慧”+“绿色”,正赋能港口高质量发展。康招纳表示,下一步,公司将以四星级“绿色港口”建设为契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效,精准施策提高绿色港口建设水平,打造东南沿海一流干散货集散码头、煤炭码头绿色发展标杆。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snhydt/202410/t20241008_653929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矿法治网 gk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